乘“数”而上 城企共生跨境电商助推企业高质量出海
- 发布日期:
2025-09-28 - 来源:
- 访问量:1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23日,链动全球 共绘新篇——2025“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宿迁专场活动成功举办。活动现场共签约29个项目,涵盖协会合作、海外仓服务、港航产贸一体化等业态。来自国内外约150名企业家齐聚一堂,以产业带为根基,以跨境电商为纽带,深化合作交流,共筑发展新生态。
像这样的交流活动,今年宿迁已经举办了19场。今年5月,第七届运河电商大会在市区举行,活动现场共签约项目128个;今年6月,跨境电商海外仓资源对接会在宿豫区举办,跨境电商企业与海外仓运营企业进行一对一洽谈,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一场又一场跨境电商交流活动为宿迁外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宿迁坚持把跨境电商作为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重要引擎,推动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园5家,打造纺织服装、家具家居、木制品、汽车零部件、智能家电5个跨境电商产业带。全市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企业超400家,跨境电商交易额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速度增长,超10万名客商在宿迁创业兴业,平均每秒有42件快递从宿迁发往世界各地。今年1—8月,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超90%。
当前,以制造业为依托的宿迁跨境电商产业进入深耕供应链阶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跨境电商+产业带”既是对宿迁优势产业带的全面赋能,也是持续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推动企业出海的内在要求。
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跨境电商产业带标杆企业参会,位于耿车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江苏汇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该企业敏锐捕捉海外市场机遇,与青岛大学携手开展技术攻关,并推出产品个性化定制方案,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如今,该企业产品已从单一的花盆拓展至全系列园艺用品,款式超200种。目前,该企业拥有20多项专利,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5000万元。
“批发利润率只有5%左右,而自己做跨境电商零售业务,利润率能达到20%。因此,我们组建了专业外贸团队,聚焦美国、日本、欧洲等市场需求,开展产品研发和个性化定制。目前,公司已在海外布局7个仓储中心。”江苏汇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外贸部负责人侯永利说,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切实感受到了宿迁对“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的重视,结识了许多新的合作伙伴,为企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高水平建设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宿迁坚持高位谋划,将跨境电商发展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出台电商领域地方性法规《宿迁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条例》,制定《宿迁市“电商名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宿迁市促进“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累计兑现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市场开拓、人才引培等方面的资金3000余万元,并编印《宿迁跨境电商产业带出海指引手册》《宿迁跨境电商产业带源头工厂手册》,帮助企业实现“宿迁造,卖全球”。
谈及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各家跨境电商企业都有深切体会。
苏州瑞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6年跨境电商运营经验的企业,去年企业销售额超过3000万美元。
“我的家乡在泗洪县,很高兴能为宿迁跨境电商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公司的产品线丰富,与宿迁优势产业带高度契合,希望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宿迁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长远发展。”苏州瑞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渠道总监韩雷杰说。
近年来,宿迁积极推动“产业链+龙头企业+跨境寄递”协同发展,建设全品类供应链,引导企业加速布局覆盖全球的海外跨境寄递网络,不仅优化了本地跨境电商的物流布局,还吸引了众多专业跨境电商服务商与宿迁合作。
“传统的跨境物流渠道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通过‘前置仓’模式,鼓励更多卖家将货物提前储备到海外,为他们提供更加稳定的物流保障。”深圳市飞鸟国际跨境电商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浩然表示,宿迁的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度较高,且经常举办各类跨境电商交流活动,为企业实现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
为了鼓励和帮助广大企业竞逐跨境电商“新蓝海”,宿迁构建了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园区、电商发展促进中心、协会、企业“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和“一核引领、多点联动、功能互补、梯度发展”的载体体系,成立了宿迁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架起了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
“我们能够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资源对接、人才培训等服务,并通过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培育跨境电商人才,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宿迁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张栗铭说。
举办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当下的交流,还在于未来的谋划。宿迁拥有紧抓机遇的底气和信心,具备乘势而上的优势和空间。下一步,宿迁将依托“615”产业体系布局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新质生产力“1+3”行动,构建起平台集聚、主体云集、服务高效、链条完善的跨境电商生态体系,聚焦企业梯度需求,在品牌推广、保税进口等关键领域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优质跨境电商平台、服务商与特色产业带企业深度对接,秉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理念,持续打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实现企业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